从联赛看国足:甲A10年和中超15年之对比,折射国足退步的原因
国足目前正在进行40强赛,对于国足的热议也成为了最近球迷朋友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不少网友都有一种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国足2002年冲进世界杯的那一批球员应该是史上最强的国足阵容。这就不禁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从2004年开始,中国职业联赛由甲A进入到中超,随着外援引入质量的不断提升,中超联赛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亚冠赛场上的成绩也不断提升,为何国足的水平却不升反降呢?那我们就用这样的一组对比来看一看这个问题吧。首先先来看看甲A10年的最佳射手。从1994年到2003年,甲A的最佳射手依次为胡志军(94)、范志毅(95)、宿茂臻(96)、郝海东(97、98)、曲圣卿(99)、卡西亚诺(00)、郝海东(01)、李金羽(02)和李毅、阿尤、马丁内斯(03)三人并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甲A10年里,本土球员有9次获得了最佳射手。再看看中超15年的最佳射手名单。04阿尤,05耶利奇,06、07李金羽,08路易斯,09拉米雷斯,10利亚斯克斯,11穆里奇,12达纳拉赫,13、14埃尔克森,15阿洛伊西奥,16高拉特,17扎哈维,18武磊。从这个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在25年的中超比赛中,国足只有2位球员在3个赛季获得了最佳射手,其余全部由外援包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中国足球联赛对于外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不仅是是前锋,包括中场,包括中卫,整个中轴线几乎全部都依赖于外援。如果说甲A的外援是对球队的补强,是中国球员带着外援再踢的话,那么现在的联赛则是外援成为球队核心,是外援在带着中国球员在踢。由此可见,国足为何实力在不断下降了。反观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他们的联赛中也有外援,但是他们的外援水平完全不能和中超的同日而语,因此对于日韩的俱乐部来说,外援并非是他们依赖的对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中超球队和韩日球队比赛中,对手会早早的就用本国球员替换下外援,甚至有时都没有首发都没有用满外援名额,正是因为他们对外援的不依赖,更注重本国球员在球队中的核心作用,他们才能让本国球员的水平不断提高,才会不断涌现各种天才球员。中国的联赛目前开展的也算是热热闹闹,但是看看联赛球员的各项数据,射手榜、助攻榜以及各种传球榜的数据,几乎全部都是外援的天下,这样的联赛又如何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本土球员?试想一下,如果甲A时代就像如今一样,还会不会有像郝海东、宿茂臻、李金羽这么多中国的一流前锋的诞生吗?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开始跌入到亚洲三流的水平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不得不开始要归化球员了,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最关键的还是要让中国的球员能在联赛中真真实实的得到锻炼,得到提升,能成为俱乐部的战术核心,要能够发挥出比外援更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男足的水平和实力得到不断提升。否则,即使我们拿再多的亚冠冠军,那也是属于外援的亚冠冠军,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真正的亚冠冠军。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