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告急、仔猪告急、母猪生产性能告急!多养活一头猪也天壤之别
母猪少,母猪质量下滑,母仔猪疾病压力大,是2020年养殖户面临的普遍现状。步入2020年,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生产工作形势无疑比往年更加复杂严峻。北京农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任晓明告诉记者,“就各方反馈情况分析,当前流行猪病主要有三种表现明显。首先是仔猪腹泻,尤其在产房发生情况比较严重,慢者产后3-5天发病,快者产后当天就有腹泻情况,在当前春季南北方均有发生,而且北方比南方严重。其次疑似伪狂犬病例时有发生,还有细菌性感染疾病发生率增高”。宁波绿康源技术总监潘光华也告诉记者,目前猪场产房乳猪腹泻和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在春季较为严重。而回顾去年历史,随着气温回暖,非瘟猪瘟疫情反弹的压力也非常之大。山东农业大学刘思当教授就认为,当前高致病性流行性腹泻的防控难,其中一点原因就是,仔猪主要通过免疫的母猪获得保护,所以防控的效果取决于母猪。而部分猪场后备猪和一胎母猪的免疫效果不扎实。同样针对当前母仔猪的健康管理,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自逵认为猪场采取的过度的生物安全防控,打破了环境中微生物互相牵制的平衡,可能致使支原体感染和其它病毒性疾病全面发作,不仅不会使得疫病降低,反而带来巨大压力。刘自逵预计,自今年4月份起,从南到北,随着高温、高湿(雨季)的来临,猪瘟、伪狂犬、腹泻(特别是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圆环病毒病,包括后备母猪的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都容易爆发,而细菌性疾病如支原体病将在非瘟爆发后最先在猪场发作。“多生、少死、快长”,需要以营养为基础的决战方案母猪少,母猪质量下滑,母仔猪疾病压力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生、少死、快长”再次成了决战关键。在种猪基因优势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营养就成为当前针对后备母猪尤其是三元母猪的整体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环节。营养能够加强猪的非特异性免疫,与动保药品的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大的有效免疫效果,间接降低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压力。农财宝典记者经过调研,2020年生猪业复产稳产,首先仍然是尽可能挑选优质种猪。其次是生产管理。当前防控非瘟的同时,猪价高位运行,越来越多的猪企穷尽一切手段防住非瘟来提高产能。据调研,有90.91%的猪场在生物安全硬件方面投入,有70.45%的猪场大力投入洗消、中兽药、母仔猪保健、繁殖相关激素产品的比例分别为29.55%、22.73%、15.91%。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www.bidadk.com/
了解更多请登陆 光伏并网柜 http://www.bidadk.com/bingwanggui/164.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