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云南总队丽江支队扑救丽江“2·28”森林大火素描
中国军网昆明3月5日电 题:为了千年古城的安宁——武警云南总队丽江支队扑救丽江“2·28”森林大火素描丽江,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秘境。千年古城,宁静古朴;玉龙雪山,静穆皎洁;纳西人家,淳朴深情……然而,一场突来的火灾却打破了这片净土的安宁。2011年2月28日,丽江市玉龙县黄山镇五台村上吉组集体林突发森林大火,火乘风势迅速扩大燃烧面积,火灾区气候干燥,火势一时无法控制,严重威胁到文笔峰、关音峡景区的安全。由于山火烧断了丽江主城区的部分主供电线路,导致城区大范围区域停电。千年古城的美丽夜景也顿时沉积在一片漆黑中,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告急,AAAA级旅游景区告急……火情就是命令叮铃铃……2月28日14时30分,武警云南总队丽江支队勤务值班室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玉龙县黄山镇五台村上吉组集体林发生森林火灾,火情接风势不断扩大,请求支队派兵迅速支援参与灭火。”接到通知后,支队迅即向总队上报灾情,迅速启动抢险救灾处置预案,快速集结部队,下达作战命令。对火灾现场的位置、地理及道路通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判断,果断定下处置决心。14时50分,对进行了简短的临战战前动员后,支队长徐占军下达了开进命令,带领150名官兵沿着崎岖山路快速向火场开进。由于起火地点不通公路,官兵们徒步行军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起火现场。16时10分,到达现场后,支队前指迅速与现场指挥部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了火情,并迅速派出侦察小组,对火场及周边情况进行观察判断:火场内有3处不连续火点,火场南、北线有3条不连续火线,长约600米,火势向东南方向发展,蔓延速度较慢,火势暂时未得到控制。根据现场路陡林密、山高崖陡、风力较大、烟雾较浓、火线较长、不易控制,支队前指将参战官兵分成五个战斗小组,每组指定一名干部负责,采取“分组作战、顺风扑打、设置隔离带、重点突击”的方法,第一时间进入火场进行扑救。火场有多个火点零星燃烧,火势一直在向上蹿,使用背负式风力灭火机、水枪、开挖防火隔离带等方式进行扑火,西北线火势得到控制。19时55分,支队长接到防火指挥部的紧急呼叫,“徐支队长,现在天色已晚,火灾乘风蔓延太快,为确保人员安全,请官兵迅速撤回,集结待命”。掌握情况后,参战官兵根据防火指挥部的安排部署,于21时停止作业,撤离至半山腰的安全地,待火势较小时再进行扑救。凌晨爬山 肩扛送水3月1日凌晨4时,风势减弱,空气湿潮,支队官兵抓住风力较小的有利时机,前往一线。现场火势不断蔓延,并且山谷高低不平,再加上战线比较长,供水很困难,需要靠人背走两个半小时才能抵达,支队参战官兵只能沿着近65度的崎岖山路,扛着20公斤重的水桶,跋涉10余公里继续前往重火区域。由于夜里能见度有限,无法辨清道路,参谋长木丽泉手拎砍刀,带着官兵一边对斩棘砍伐开路、一边辨明方向向火场艰难前行。为便于扑火,官兵上山时,把身穿的军大衣全部放在了山下,凌晨的寒霜,让战士们禁不住的吸着凉气,打着寒颤。“一个跟紧一个,不要掉队,马上就到火场了”,副主任王世荣背着水桶艰难爬行的同时不断为官兵加油鼓劲。然而,面对这满山斩棘荒芜人烟的半山腰参战官兵还是有些心有余悸,生怕不小心滚落到灌木丛中,一个紧抓前面一人的衣服,向火场缓慢行进,借着手电筒的微弱灯光,长长的送水扑火队伍就像攀附在大上上的一条火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小心”,王副主任竭力喊道,但还是晚了一步。战士韦雯腾被砍断的树桩绊了一脚,不小心滑到了斜坡下3米处,扛着的水也被撞开,洒落了一身,凌晨的荒芜山林温度不到3摄氏度,韦雯的衣服被冷水全部打的湿淋淋,他全然不顾,扶起战友肩膀上的大水桶继续前行。7时17分,当晨曦的阳光折射,官兵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第一片火灾区。为了不让林火四处蔓延,不让烟点死灰复燃,参战官兵顾不上休息,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踏着刚烧过的热土,迅速投入到灭火行动中。瞬间,火场的噼啪声、灭火的呐喊声搅成一团,官兵顶着灼人的火焰、熏眼的浓烟,在灌木丛生的斜坡上拼命用随身携带的打火工具阻断火线、阻挡“火魔”,情急之下,有的战士折断树枝充当灭火工具,甚至用脚踩、用手隔离地上的松枝,硬是将顺山坡向下燃烧的烈火死死控制。连续奋战 成功扑救1日11时左右,刚刚将文笔峰附近的隔离带开挖完毕,准备吃饭。突然,又听见不远处灌草丛中发出“劈啪”声音,宣保股长张友福迅速向支队前指报告:“刚被扑灭的余火又死灰复燃,正借微风向山下蔓延,直逼文笔峰峰景区” 。文笔峰是这里著名的景区,冷杉、榧木、红豆杉等珍稀物种就生长在这里,如果大火借风势越过隔离带,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此时,休息的官兵正处在火口。面对险情,支队长徐占军来不及让官兵多休息一分钟,立即喊道:“同志们,拿上工具跟我上”,面对新一轮的战斗,已连续作战7小时的官兵们并没有放弃,他们振奋精神,再一次冲进火海。参战官兵运用“打隔结合、打清结合、打烧结合、打守结合”的战法,实施科学扑救;一组官兵利用砍刀、锄头、电锯等工具继续扩大隔离带的范围。另一组官兵在灭火装备缺乏的情况下,利用铁扫帚、灭火弹、背负水枪、风力灭火机等器材集中扑打,将火魔压制在隔离带的另一端。参战官兵的有的手上被烤起了血泡,有的头发眉毛被大火烤焦,眼睛被浓烟熏得红肿,但没有一人退缩,他们用矿泉水把全身浇湿,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成功阻止大火突破隔离带。截至13时20分,经过官兵的努力,所有余火全部扑灭,为防止暗火借风复燃,60名党员、干部组成突击队分成三组再一次对火灾林区进行了全面的搜寻、浇灭。直至20时,全部官兵才完全撤回到山下指挥部调整休息。经过二天二夜的连续奋战,官兵与友邻单位密切配合,先后送水600余桶,清理余火200余处,清除烟点260多个,清理火场近14公顷,圆满完成了山火扑救任务,实现了无火、无烟、无伤亡的目标。为保证林区的绝对安全,2月1日晚,官兵死守在林区一夜未眠,在确保火灾全部消灭的情况下,2月2日上午凯旋归队,用实际行动为驻地群众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用生命和热血续写了一篇云岭卫士的悠扬赞歌!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
了解更多请登陆 临时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peidianxiang/155.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