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中美两国各自研发的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撰文 | 小陈
责编 | 雪月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自1月26日抵达武汉以来,联合地方优势企业,在成功研发埃博拉疫苗的经验基础上,开展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药学、药效学、药理毒理等研究,先后完成了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设计、重组毒种构建和GMP条件下生产制备,以及第三方疫苗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和质量复核。陈薇院士表示,他们按照国际的规范和国内法规,对疫苗做了相关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可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已经做好了随时开展临床的所有准备。2020年3月16日,他们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http://dingyue.ws.126.net/2020/0319/afb9a6d3j00q7fhmr002vc000u000xxm.jpg
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临床人体接种现场同期,2020年3月16日,美国开始了针对COVID-19的疫苗第一阶段I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在凯撒华州卫生健康研究所(KaiserPermanente Washingto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KPWHRI)进行,将测试一系列剂量的疫苗。45位最终参与者中第一批的四名成人,他们接受了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Moderna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第一剂实验疫苗。他们合作开发的疫苗是以mRNA基础,该mRNA指导人体产生冠状病毒外壳蛋白质。 在接下来的6周内,其他参与者将接受第一剂疫苗,随之在28天后接受第二剂。通过亲自随访和电话访谈评估参与者在14个月内的健康状况,他们的血液样本将帮助研究人员评估人体对实验疫苗的免疫反应。虽然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疫苗的I期试验只是对该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的开始。来自Moderna的团队对MERS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疫苗进行过研究,病毒的相似性帮助研究人员进行COVID-19疫苗的研发。研究人员有望在三个月内获得初步的临床试验数据。但NIAID称,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至少不会在一年内向公众广泛提供这种疫苗。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控制箱 http://www.bidadk.com/bianpinkongzhixiang/208.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