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7998 发表于 2021-2-19 21:32:30

拥抱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见闻(四)


      
        http://xj.people.com.cn/NMediaFile/2018/1115/LOCAL201811151252000564957601378.jpg

        10月9日,新疆于田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工业园区,学员买提卡斯木·买买提(右三)在他投资创办的挂面厂里与学员员工一起交流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崔志坚摄

        热闹场景从清晨开始。一大早,新疆和田市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工业园区的主街道上,学员开办的“平安”超市、“希望”拉面、“爱心”抓饭等开门迎客,顾客络绎不绝。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在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培养下,学员从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不少学员由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有了稳定收入,有了生活追求,还有一些学员勇敢创业,用奋斗让人生变得精彩。

        “希望”拉面放飞希望

        天刚亮,“希望”拉面馆坐得满满当当,热气腾腾的拉面香气四溢,不断上桌。53岁的店主阿它吾拉·木巴热克也当起了服务生,挽起袖子忙得不亦乐乎。

        阿它吾拉是和田市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学员,5个月前,他投资12万元开办了“希望”拉面馆,聘请的16名员工都是培训中心学员。

        “我曾经迷失在宗教极端思想的深渊里,干了违法的事,刚参加培训时情绪低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阿它吾拉的法律意识增强了,辨别是非能力提高了,与宗教极端思想彻底决裂,并在培训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创业发展。

        店里主要售卖拉面,配菜颇为丰富,有过油肉、家常菜、茄子肉等品种,一份12元,公道实惠。“每天能卖出四五百份呢,我想很快就可以回本赚钱了。”阿它吾拉笑眯眯地说,员工月工资最低2000元,最高3500元,大家都很满意。

        阿它吾拉和员工住在拉面馆附近的社区公寓楼里,上下班很方便。他和妻子一起生活,外孙女放学后也回来住,周末最热闹,女儿女婿都会来探望。每次和孩子一起聊聊收获,心里特别踏实。他看到希望就在身边,就在前方。

        “我妈妈有时候也来坐坐,她说村里干净了,村民精神面貌好了,教导我要懂得感恩,不能再受宗教极端思想的蛊惑。”阿它吾拉这样回答母亲:“我参加非法宗教活动,做了错事,党和政府不但没有抛弃我,还挽救了我,我怎能不感恩呢!”

        现在,这家人都积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5岁的外孙女会唱不少歌曲,经常纠正阿它吾拉的发音和曲调,这让他又高兴又有点不服气。

        “为什么叫‘希望’拉面?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希望。”阿它吾拉说,将来要把“希望”拉面开到内地城市,在更广阔的天地实现人生价值。

        “做梦也没想到拥有国家专利”

        在和田市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记者漫步参观,被一阵浓浓的香气吸引到了手工食品加工实训基地的打馕厂。

        热热的馕源源不断从馕坑出炉,从和面到装箱所有工序均流水线作业,颇有“工业美感”,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独立箱体的电馕坑。

        今年6月25日,培训中心干部阿卜来提·阿卜杜合力力带着6名懂电工、会铁艺的学员一起研发这个电馕坑,经过一个月时间研发成功。“培训中心提供了免费场地,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我们做了大量实验,多次改装调试。如果没有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设想最终只能是个设想而已。”阿卜来提说。

        目前电馕坑已经有四代产品,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专利和“阿凡提”商标,已销售34台,其中内地21台。“电压温度都能调节,一个小时用5元钱的电可以打130个馕,环保无烟,方便节能,最重要的是我们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和味道。”阿卜来提说。

        7名专利人已经开始享受专利带来的福利,每售出一台电馕坑,利润里都有他们的专利费。如今订单源源不断,他们在抓紧生产。

        馕坑的不锈钢外壳是学员艾尔肯·阿卜杜外力制作的。“我当了40年铁匠,做梦也没想到会拥有国家专利,申请到专利后我高兴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终于有自己的事业了!”他咧着嘴一直笑。

        当股东的感觉真好

        在于田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工业园区,有不少企业是在政策扶持下学员自己创办的。一些学员联合投资办厂,成为股东。更多学员成了产业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脱贫致富就在眼前。

        记者在印刷厂和学员买提卡司木·吐地交流,“业务忙得很,政府单位和企业都很支持,给了不少订单。”他说。

        这个厂由10名学员投资450万元建成,买提卡司木是投资人之一,还是大股东。他家里也没有这么多钱,问亲戚借了不少。“他们都对印刷厂很有信心,所以毫不犹豫给我借钱。”这个现代化的印刷厂承载的是学员们的希望,还有亲人的期盼。

        印刷厂印刷作业本、书籍、试卷等,也接喷绘、设计等业务。今年7月1日开业当天,就接到了500万元的订单。现在生产的也是大订单——价值200万元的作业本,产品供应和田地区各县市。“两个厂房1200平方米,免费使用,园区还专门请来技术员指导我们联系订单,打通了产品销售链条。我想我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股东。”买提卡司木说。

        印刷厂旁还有学员兴办的挂面厂、麻糖厂等。麻糖厂负责人吾拉木·阿不地卡地尔从北京一家音乐学院毕业后回乡,在父亲的葬礼上受“野阿訇”的宗教极端思想蛊惑,放弃了音乐梦想,成了宗教极端思想的感染者、传播者。

        如今,吾拉木在培训中心的鼓励下和其他6名学员投资300万元办了这个麻糖厂,投产3个月来第一批甜蜜的糖果已经通过园区的电商企业卖出去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之前我从来不敢想能办这么大一个厂。”吾拉木说。

        如今的吾拉木卸下所有思想包袱,专心创业,他最发愁的问题都是关于生产工艺的。“前阵子饭都没心吃,因为糖和包装纸总是黏在一起,糖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硬了不好吃,软了黏性大。我们在技术员帮助下调整了配方,也换了包装纸,现在问题解决了。”他乐呵呵地说。

        创业让我如此美丽

        10月9日下午,在于田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工业园区的美容美发院,记者见到了比里克孜·买买托乎提和她的丈夫阿不力孜·买吐送。这对年轻人都留着时髦的短发,还挑染了黄色。门外停着轿车,上下班都是妻子开车。

        比里克孜穿着牛仔裤和红皮鞋,妆容精致,很难想象她之前是培训中心的农民学员。“我小时候很爱美,后来受奶奶影响,为了进‘天堂’穿黑罩袍、蒙面,还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结婚后老公让我摘下面纱,我想听,又怕进不了‘天堂’。”比里克孜说。

        “在培训中心学习法律之后,我彻底把头脑里的面纱揭了。”驱除了脑中的恶魔,笑容回到了比里克孜的脸上,她决心学美容美发,拥抱真正的美丽。

        “努力学技能,别人练习1遍,我就练习10遍。”今年2月,比里克孜结业了,她想用在培训中心学到的美容美发技能创业,可是没有钱,如何租店面,如何进货?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3月8日,比里克孜在工业园区开了第一家美容美发院,员工都是学员姐妹。

        随后,第二、第三家连锁店相继在乡里和县城开业,比里克孜还注册了新疆吾孜肯理发及美容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往彩妆方向发展,研发自己的产品。说到理想,她侃侃而谈,充满自信。“媳妇以前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现在开朗了,国家通用语言也说得好,谈生意都是她出面。”阿不力孜·买吐送说。

        比里克孜还常去敬老院给老人免费理发,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和孩子理发,同时以自己的经历教育大家。“我不能忘本,要感恩党。我要告诉大家,我再也不会成为宗教极端思想的牺牲品,我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说这话时,比里克孜眼中充满动人的光彩。(隋云雁 谢慧变)

      
      (责编:朱冰华(实习)、韩婷)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www.bidadk.com/
了解更多请登陆 家用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jiayongpeidianxiang/158.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拥抱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见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