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数字报
换位思考 海阔天空
邵宁
http://xmwb.xinmin.cn/resfile/2019-04-28/A03/p1_b.jpg
田红 画
邵 宁 这几天,一条“仁济医院医生因拒绝插队病人而被强制传唤”的消息及视频在网上传播,各种说法、议论一时四起,也难辨真伪。昨天,随着有关方面的通报和记者对当事人的采访见诸媒体,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 上周三,仁济医院(东院)赵晓菁医生拒绝一位插队患者发生纠纷后患者报警,民警到达医院,在带离患者后,同时要求赵医生去派出所配合调查。因处置过程有异议,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民警将医生强制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此事视频上传到网上,引起不少争议。 在当前社会中,医、患、警都颇受关注,一举一动经常牵动着公众的心。在这一事件中,冲突双方分别是医生和警察,一方护佑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另一方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因此事件引发较高关注度,不足为怪。不同观点在网上激荡,也有内在规律。 总起来看,一种声音是:赵医生是知名专家,他在医院为那么多病人诊治,警察这么做,是不是有些用力过猛?还有人提出疑问:传唤正在为病人诊治的医生,是否可以等其完成工作后再到派出所?另一种声音是:警察权威不容藐视,医生也是公民,发生治安纠纷就得依法处理。 在昨天记者对当事医生和当地派出所所长的采访中,疑团被一一揭开了。在采访中,医生和警方均坦诚地表示,双方的应对方法都有欠妥,“都有提升的空间”。赵医生表示,对警方的执法流程不够了解。警方表示,处置在兼顾法与情、刚与柔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比如,对于网友质疑的一个关键问题——民警为什么不答应赵医生稍微等待的要求?塘桥派出所所长黄波说:“如果另一方没有到所接受调查,可能导致报警人产生误解,怀疑警方偏袒医生。”同时,在将医生带离的问题上,黄所长也坦言,民警事先没有设法通过其他的渠道,比如寻求院方的帮助支持等,来做通医生的工作,而是比较机械地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方式,没有避免矛盾的升级。对赵医生来说,在这次事件之后,他也对执法流程有了更深理解。身为一线医生,会更警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当患者屡次闯入时,就应该汇报给医院管理层或者报警,以得到有效处理。 当事件真相被原原本本地公开后,也给公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更全面地去观察发生的情况,而不是根据片段便片面地去下结论。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视角,得出的结论就有可能不同,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更有可能发生先入为主的不全面现象。凡是有人的地方,就难免有摩擦、有矛盾、有纠纷。而这时候,换位思考,互相设身处地,增强互相理解,乃至互让互谅,就显得格外重要。 具体到这件事来说,处理医患纠纷一直是一项复杂工作。正如黄所长所说,复杂的执法环境,更加考验民警的执法素质。法律是冷冰冰的,但执法者却应当有温度。如果民警能体谅医生的工作状态,以及现场众多等候的患者的心情,就能做出更妥善的处置。同时,医生能更多考虑、理解警察的执法权,也能使问题解决得更好。 “白大褂”和“蓝警服”都是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职业群体,如果我们都能从做好工作的角度,更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具体情况,或许很多情况就能消弭在萌芽状态。从事后的采访来看,医生和民警都体现了自我更高要求的胸襟,没有过多责怪对方之意。警方对赵医生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而赵医生则表示:“在我眼中,警方始终是保护者。” 换位思考,海阔天空。 此事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该如何正确判断?在只有部分事实以及零碎视频的基础上,切勿匆忙下结论、作判断。特别是这次在互联网上有一些个人和公众号,出于种种原因甚至是“拉粉”的需要,用了不少不恰当的语言来描述这场风波,更有甚者,在事实未明的情况下大加渲染、评论,结果有不少人被误导,使信息传播进一步被扭曲。这起风波,连赵医生都表示,他曾对媒体反复强调,始终相信上海警方的执法合法性,这本身只是一件小事情,不应该如此夸大。 这场风波也考验着互联网舆论生态的健康程度。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眼见未必为实,那么,在不掌握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岂可为夺眼球、抢流量而随意下结论?这也更说明,一个清朗的舆论环境,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维护。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www.bidadk.com/
了解更多请登陆 风机控制柜 http://www.bidadk.com/fengjikongzhigui/226.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