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照顾重病房客 萍乡一夫妇获评2013温暖东莞十大新闻人物
来自萍乡市芦溪县的刘思启夫妇,在东莞当%26ldquo;二房东%26rdquo;,承包了80多个房间出租赚钱。
2013年8月,来自湖北的房客柳应江突患急性脊髓炎,大小便不能自理,而后其妻汪春梅又急需回老家照顾病危的父亲,当汪春梅怀着忐忑的心情请求刘思启夫妇帮助照顾丈夫时,夫妻俩一口允诺了下来。之后,夫妻俩把柳应江当成自己的亲人,事无巨细地照料他的生活4个多月。
如今,柳应江病情已有好转,能够站起来了,刘思启夫妇%26ldquo;很开心%26rdquo;。近日,%26ldquo;好房东%26rdquo;刘思启、张利萍夫妇入选%26ldquo;2013温暖东莞十大新闻人物%26rdquo;。
刘思启◎芦溪县芦溪镇山下村人,1966年出生,之前在芦溪开过造纸厂、铸造厂,但均未成功。2008年刘思启带着妻子前往东莞谋生,偶然的机会做起了%26ldquo;二房东%26rdquo;。
张利萍◎芦溪县上埠镇人,1969年出生,家庭主妇。与刘思启育有一子一女。
%26ldquo;有盐同咸,无盐同淡%26rdquo;
东莞塘厦镇龙背岭社区塘龙西路357号的55家房客和房东亲如一家,被公认为东莞%26ldquo;最美出租屋%26rdquo;。2013年4月,湖北房客柳应江突患重病、下身失去知觉,8月初,其妻子汪春梅又急需赶回老家照顾病危的父亲,于是他们想到了房东刘思启夫妇%26hellip;%26hellip;
新法制报:这对夫妻什么时候到你这里租住的?之前交往深吗?
刘思启:柳应江在我这里住了四五年,之前交往不算深。他刚来的时候,我们帮他找过工作。后来就各忙各的,见面打个招呼。
新法制报:接到汪春梅托你们照顾她丈夫的要求,第一反应是什么?
刘思启:当时她并没有直接跟我们提要求,就是在聊天中问我,她家这个情况怎么办?她老公可能会瘫痪,父亲又病危。试探性地问%26ldquo;老板能不能帮我们一把%26rdquo;。我以为他们想借钱,就鼓励他们,钱的问题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她就说父亲快不行了,想回家,但是又放心不下柳应江。我这才知道她是想让我们帮忙照顾她丈夫。
新法制报:当场就答应她了?
刘思启:我老婆当时就说,你放心回家,我们来照顾,我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新法制报:照顾病人是件很难的事,如果发生意外怎么办?
刘思启:知道是很难的事,因为他大小便不能自理。但我们当时考虑到如果柳应江真的倒下了,留下妻子和小女儿真的很可怜。
新法制报:汪春梅曾主动提出先付钱,据说你们把钱退还给她了?
刘思启:当时她说给我们每天十元钱伙食费,我们觉得她家困难,就退给了她,反正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新法制报:别的租客要求帮忙,你们一般会答应吗?
刘思启:会的,能帮的尽量帮。当时也是我们发现柳应江患病并且带他去医院的。2013年4月份,我们查房间时发现他两天没出门是因为生病了,就把他送到医院,之后他妻子才从老家赶过来。
%26ldquo;这个事情要想回报就不必做了%26rdquo;
由于柳应江生活不能自理,刘思启夫妇每天义务为柳应江送饭洗衣、端屎端尿,还帮忙取药。
新法制报:你们是如何照顾柳应江的?
刘思启:柳应江患的是急性脊髓炎,我们每天给他送饭,打扫卫生,洗衣服。因为他的下半身失去了知觉,拉屎要用手指头抠,拉尿要尿管套着。有时候还要去医院拿药。
新法制报:忙得过来吗?
刘思启:取一次药要一天时间,公交来回要4个多小时,还要与医生沟通。好在取药只是一个星期一次,我和妻子轮换着去。
新法制报:照料了多久?
刘思启: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照顾了不到两个月。大概10月底11月初,他的状况就慢慢变好,已经能站起来拄着拐棍走了。
新法制报:你们这样帮他,是否想过回报?
刘思启:这个事情要想回报就不必做了,我们做的也是很正常的事。他这个情况必须要让他站起来,我们既然做了就做好,不可能让他一直躺在床上。
新法制报:家属有答谢你们吗?
刘思启:12月18日,柳应江回家的前一天晚上,他侄子拿了3000元说要给我们。我说赶紧拿这钱去买药,把病看好,孩子才有依靠。
新法制报:你做这事的时候,亲朋们都理解你们吗?
刘思启:当时有朋友说,这个事情做不得,如果他们家耍无赖,或者出了什么事情,你一辈子都要承担责任了。但我认为不要把人家想得那么坏,反正该做的事情自己凭良心去做就是了。
新法制报:除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人帮助他?
刘思启:很多租客看到这个情况都主动加入到帮助他的行列中。有个工厂的经理工作很忙,也过来帮忙,陪着去医院排队拿药、复查之类的。
%26ldquo;挣不到什么钱,跟打工差不多%26rdquo;
刘思启夫妇来自萍乡市芦溪县,在芦溪开过造纸厂、铸造厂,但均未成功。
新法制报:什么时候来东莞经营房屋出租的?
刘思启:2008年开始在这里(东莞市塘厦镇)经营房屋出租,之前在东莞市区也做过经营房屋出租。
新法制报:租了多少房子来转租?
刘思启:80多间房,租金每个月要交大概一万元。
新法制报:转租房屋收益大吗?
刘思启:挣不到什么钱,跟打工差不多。有时还要亏,特别是过年前后,很多租客要回家,房间都空着。
新法制报:之前在老家是做什么的?怎么想到到东莞来做%26ldquo;二房东%26rdquo;?
刘思启:之前在老家开过造纸厂、铸造厂都没有成功。也是生活所迫才到东莞做%26ldquo;二房东%26rdquo;的。
新法制报:还有没有别的经济来源?
刘思启:没有,我的身体也不太好,就做这个。
新法制报:准备做多久?还打算回芦溪吗?
刘思启:至少目前会一直做。我打算回芦溪一段时间,回家帮帮女儿,大女儿今年24岁,她一个人在老家搞养殖。
%26ldquo;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26rdquo;
刘思启夫妇为邻里送去的温暖传递了当下社会需要的一种正能量,2013年12月26日,刘思启、张利萍夫妇被评选为%26ldquo;2013温暖东莞十大新闻人物%26rdquo;。
新法制报:这件事情媒体是怎么知道的?
刘思启:有一天,我的一个曾经的租客来看我,他现在在北京工作,去韶关出差,后来从韶关特意到东莞来看我。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他问我妻子怎么不在家,我说帮租客拿药去了,然后就把照顾柳应江的事情告诉了他,他听了之后就打电话给了当地的媒体。
新法制报:有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这个事获奖?
刘思启:没有。当时只是觉得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小时候,村子里一个长辈是民国时期的医生,教了我一些急救的常识。所以我愿意帮助人,之前在老家那边的莲花县汽车站有人晕倒休克,我对他进行了急救然后送他回家。我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我们自己有一天摔倒在路上,也希望有人扶一把。
新法制报:你的事被更多人知道后,给生意带来了影响吗?
刘思启:或多或少有,周边有些人要搬过来住。
新法制报:你认为如何让邻里相处更融洽?
刘思启:我认为邻里关系应该是和睦的。现在都市的邻里关系比较淡,觉得不知根知底,相互不了解,会有猜疑,有顾忌。其实不要有那么多猜疑顾虑,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去邻居家吃饭,缺什么也跑到邻居那里去拿,很随便,跟自己家一样。我认为只要把邻里关系还原到从前的老传统、老习惯就可以了。
%26ldquo;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没办法站起来%26rdquo;
2013年12月份,柳应江已经回老家养病,虽然还拄着拐杖,但柳应江的身体状况比之前好了很多。提起刘思启夫妇对他的帮助,柳应江感动地说:%26ldquo;如何没有他们,我可能没办法站起来了。全靠老板和老板娘照顾。%26rdquo;
柳应江回忆说:%26ldquo;4月16日,是刘思启夫妇送我去的医院,后来他们夫妻俩一直在帮助我。%26rdquo;
对于刘思启夫妇的帮助,柳应江心里还是特别过意不去,之前试图拿钱给他们,他们也坚决不要。%26ldquo;他们说,现在一元钱对你们都很重要,把钱花到医药费上,我帮助你,并不是为了这钱,如果换一个人,我们同样会帮。%26rdquo;
现在的柳应江努力让自己好起来,一是回报帮助过他的人,二是把家里因为自己生病欠下的债还了。
目前,柳应江的肚子会经常抽筋,双腿无法脱离拐杖行走,还需要后续治疗。因为,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帮帮他。
文/记者黄婉琼◎图/邓志高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