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 在东莞寻找痛点与答案
据杜湛博介绍,这5年多来,企业投入了1.6个亿进行研发,突破了核心难题,成为国内唯一、国际上第三家能够自主研发加速器关键核心部件的单位。其开发出的同类产品不仅将价格拉低致2000万元/台,最新一代产品还成功赶超了国际最先进水平,做到世界唯一。 就在中能加速车间的正对面,是另一家科技型创新企业——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起初,创业团队的4人从西门子辞职,投身到国产机器人绝对值编码器的自主研发事业上,用盈动高科总经理杜昭辉的话说,就是“撕开了进口垄断的一个口子”。 在此之前,机器人编码器的核心技术全部由海德汉等国际品牌拥有,国内工业机器人使用的编码器90%以上需要进口,而高端领域则100%依赖进口,军工企业和军工产品概不例外。而盈动高科通过用光电技术代替磁技术,自主研发出了用于机器人运动定位的编码器,不仅将售价拉低近50%,更是打破了对美、德的依赖。 如今,本土企业的创新创业势头让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吴世文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他在接受采访时自信地说到:“10年前,深圳的科技创新没什么名气,但现在让全国、全世界瞩目;现在的东莞,就要沿着这一条路走,久久为功。” 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全社会研发投入(R%26D)预计达146亿元,占GDP比重2.3%,分别比2010年增长182.56%和提高1.08个百分点;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1166件和2795件,比2010年分别增长255.27%和532.35%,科技创新已经蔚然成风。 “以前我们出口材料 现在出口科技”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句话极其形象的描述了昔日东莞的辉煌。虽然盛况不复存在,但东莞作为全国外贸重地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东莞市市委书记徐建华对记者介绍到:“目前,东莞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个大城市中排名第五位,分别占全国的4.2%和全省的16.4%。其中出口在全国排名第四。这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另一组数据则更加生动地显示了“世界工厂”的名不虚传,2015年,全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2.42亿台,占全球出货量的18.7%,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出现10台新手机,就有2台是东莞生产。 霍瑞鸿是嘉丰物流的一名货车司机,如今已经63岁的他跑了十余载货运,从最细微处,他见证了东莞出口产品的变化。霍瑞鸿说:“以前,我往海关拉的都是塑胶、衣服这些东西,现在电子产品、高科技的东西越来越多啦!”东莞市商务局局长陈仲球的解释是:“以前我们出口材料,现在出口科技。东莞的出口结构,正在从中间产品到终端产品、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到科技集约型转变。”这便是如今东莞的外贸现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了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同时在出口上得到充分体现。 这些积极的变化是徐建华最愿意看到的,他表示,通过坚持不懈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东莞的经济已经呈现出效益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动力加快转换、后劲显著增强的良好局面。 东莞的春天正在回暖。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突破1万亿元,增长4.2%;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达1037.2亿美元,增长6.9%,在全国外贸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了6275.06亿元,同比增长8%,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东莞正式进入GDP千亿美元“俱乐部”。(中国经济网 王子威)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箱 http://www.bidadk.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