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420390 发表于 2019-10-13 12:41:05

王勇峰:深圳户外运动走在前列 仍有两大难题待解决






















  





▲深圳火狐狸户外用品连锁店商品琳琅满目。
  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王勇峰说:深圳的户外运动蓬勃发展,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希望深圳户外运动发展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但是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在深圳户外爱好者越来越多的同时,无山可爬、没有专业救援队伍这两大难题,也成了阻碍深圳户外运动发展的瓶颈。
  郊野公园管理宜疏不宜堵
  深圳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时常会感到苦恼,因为现在除了梧桐山之外,深圳及周边的排牙山、七娘山、大笔架山等全部以防火为由采取了封山措施。其实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前几年户外运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些还直接造成了登山者的伤亡。
  然而“堵”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堵”并不能杜绝事故,一些爱好者在深圳周边进行户外活动遇险的案例反而急剧增加。即便在香港这种户外运动发展已经十分普及与成熟的地区,从2005年至2008年依然有21人遇难、327人受伤,涉及的意外事故多达521件。要想把户外运动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除了对爱好者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之外,还应该给他们提供更专业的引导。禁不如管,这些郊野山地即便不能开发成旅游区,也可以局部开放,通过更加合理的布局尽量杜绝安全隐患。
  磨房驴友“云飞扬”告诉记者,我们的近邻东莞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就比深圳要好。东莞有一个大屏嶂森林公园,这个郊野公园为爱好者设计了徒步路径、指示牌、行车道、救援人员、洗手间……所有的设施都非常完备。这些设施的投资不大,但却让登山爱好者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安全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也许东莞的经验,对深圳的相关决策者和郊野公园的管理者来说是个良好的借鉴。
  政府应参与救援队伍建设
  登山者在遇险后一般都会拨打110求救,警方接报后一般是通过当地政府动用民兵或组织村民进行搜救。
  即便如此,由于受到遇险者本身和施救方能力的限制,在2000年至2007年这8年里,每年都有深圳户外运动爱好者失去生命。网名叫“老狗”的深圳山地救援队队长石欣说起2005年夏天的那次救援,至今仍为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惋惜。当时一个十几人的队伍在攀登南澳大笔架山,队中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出现了中暑症状,领队在向110报警的同时也向“老狗”等圈内朋友打了求救电话。“可是由于信息不通畅,我们带着医生和急救药品上山时选择了一条比较难走的路线,原本1个多小时的路程足足用了3个小时才赶到”。“老狗”他们赶到时,经医生证实,男孩已经死亡。“如果受过良好的搜救培训,现场的决策不那么混乱,医疗和后勤保证能更完善,也许……”
  “老狗”现在正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华南第一支救援队伍——深圳山地救援队已经通过了深圳市体育局的审核正式成立。救援队的队员将从登协专门培训的教练和领队中选拔,遇突发事件他们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施救,平时则着眼于对社会大众进行野外遇险自救、安全知识和户外技能的培训。
  不过如果这支救援队仅仅是民间性质,那它会遇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公信力,二是缺少经费来源。现在救援队急需与民政局和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更深入的合作。“老狗”说,救援队借鉴香港民众服务队的经验,提出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概念。深圳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暴雨、台风、洪水、山泥倾泻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救援队在政府的管理体系之下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的服务机制也得到了完善。
  (本报记者 张 蕾)
  资料链接
  香港民众安全队
  香港民众安全队简称民安队,是香港保安局下的辅助制服部队。民安队的核心成员是20多名属于政府公务员的专职队员,但参与的志愿者多达3600人,还有3200多名12岁到17岁的少年团成员。香港政府每年为民安队拨款7000万港币。平时志愿者轮流在民安队值班,不领薪酬只拿补助,原雇工单位不扣工资,这些条文已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市民如果野外遇险,只需拨打紧急电话999,民安队就会立即出动进行救援。(张 蕾)
  磨房,赚钱不赚钱?
  在著名网站“磨房”的“老大”陈伟峰(网名ECHO)的名片背后,印着几行小字:协助每一颗自由的心,实现远行的梦想;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地相处……
  这是ECHO在2000年靠自己编程、购买服务器、注册域名创办磨房网时的理想。时间已经到了第十个年头,深圳的很多东西都变了,但ECHO说他的理想一直没变。
  只不过这十年磨房变了,它变大了。“北绿野,南磨房”,一南一北两家网站各占中国半壁江山,磨房成了华东、华南最大的户外运动和自助旅行爱好者交流平台,驴友们畅所欲言的地方,注册会员多达35万人。可如果你问ECHO这些年他从磨房得到多少利益,他总是重复一句话:“那样就不好玩了!”
  磨房的首页挂着为数不算多、经过认真遴选的广告,磨房在卖专业户外保险,但ECHO说那都仅仅是为了维持网站的基本运营。他们真的就有那种见钱不眼开的本事,去年进行的百公里徒步活动之前,一家银行希望冠名赞助,他们愿意拿出数十万元冠名费。磨房“高傲”地说:可以,不过这些钱你们拿去捐几所希望小学吧!
  磨房有了超高的人气,风险投资也找上门来。人家问ECHO,你们的赢利模式是什么?这位前华为的IT精英、现在投入磨房不拿1分钱工资的“CEO”回答:没有。有人认为,磨房之所以不能赚钱,就是因为ECHO这种技术人员在经营理念上具有局限性;也有人认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在线论坛很难赢利,即便是像天涯那样拥有数百万人同时在线的论坛也一样。因为如果你将论坛变成商业网站,就必将失去大多数会员。用ECHO的话说:“我相信,如果我们在磨房做生意,那它绝对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充其量它也就是一个户外俱乐部。”
  磨房与户外用品零售商、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微妙变化。通过论坛组织户外活动的人多了,户外用品销售得到了提升;但磨房AA制的出行方式,也多少抢了一些户外俱乐部的生意。其实对这一点,俱乐部的经营者相当大度,在他们看来,人的选择是不同的,有爱萝卜白菜的,肯定也有爱大鱼大肉的。
  对磨房来说,想不想赚钱、能不能赚钱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可不管怎样,提起深圳的户外运动产业,就不可能不说磨房。因为在深圳,磨房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本报记者 张 蕾)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柜 http://www.bidadk.com/kongzhigu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勇峰:深圳户外运动走在前列 仍有两大难题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