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 发表于 2019-10-13 12:50:55

东莞退休老人:用“后青春”演绎最美“夕阳红”


        在东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中有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的东莞“文史泰斗”,有72岁的松山湖创业者,还有94岁的高龄义工……对于他们而言,岁月可以改变年龄、头发和皮肤,却无法改变那颗年轻的、一直发光发热的心。
  他在68岁时决定开始创业:“我至少还要奋斗10年”
  国庆节前夕,彭晓南刚度过自己的72岁生日,在本应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年纪,彭晓南却从来没有停止脚步,依然每天忙于工作。
  彭晓南是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里的一名创业者,带领团队进行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减速机方面的产业化研究。他原是大学教授,老伴也有正式工作,老两口退休金加起来足够过安稳的生活。然而,彭晓南在68岁时决定重新开始创业,这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难以置信的选择。凭着这一股韧劲,彭晓南最终说服了家人,带着老伴一起搬到东莞松山湖开始创业。
  “你别看彭老师年纪大,他心中装的创业梦想可是无比坚定的,他的创业干劲甚至比基地里的年轻人都强。”说起基地这位最为年长的创业者,松山湖机器人基地高级顾问邓国军竖起大拇指。
  彭晓南说,自己至少还要继续奋斗10年,他的目标是希望将来能够超过大疆无人机团队,“大疆他们做了10年达到100亿产值,我们将来也可以,我有这个信心。”
  他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退休后主讲了410余场讲座
  “青年人不愿看古书,但愿听故事,所以老朽把古代的优胜之处,以讲座形式深入浅出,加入一些既是史实又是故事的内容,自退休后即开讲座,前后410余场,均为如此。”
  今年7月,东莞莞城图书馆一场题为“告别诸君”的讲座令在场观众为之动容。这次讲座结束,意味着现在83岁的东莞退休教师杨宝霖将息影讲坛,但这并不是结束,他还将一如既往地在文史研究领域发光发热。
  “讲了23年,每一场我都是站着讲。”杨宝霖介绍,自1997年从东莞中学退休后,20余年他主讲了410余场讲座。
  生于1936年的杨宝霖是广东省特级教师,还曾任东莞市政协委员。数十年来他致力于东莞的文史和民族民间文化搜集、整理和研究,成绩卓越,著述等身,在广东久负盛名,在史学界也威望素著。
  “身体难受,受不了也要受。”最近几年,杨宝霖身体不太好,但杨宝霖说,他还有很多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没有时间可以耽误了。他拖着病躯,在医用制氧机的帮助下,每天10多个小时伏案工作,与时间赛跑。
  她94岁高龄坚持做义工:“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
  在厚街大迳社区的“夕阳红”长者义工队,有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成多娣,她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名义工。2012年,成多娣加入社区长者义工队,从那以后,她积极发挥余热,以老助老,成为厚街一道最美的“夕阳红”。
  过去,成多娣曾是义工队的帮扶对象,机缘巧合让她了解了义工队工作,后来她便加入了义工队。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成多娣身子骨仍然硬朗,精神矍铄。
  大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黄夕娉告诉记者,成婆婆虽然年纪大,但身体很好,至今她还会经常参与义工活动。步行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解闷是成多娣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因为都是老人,所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社区附近很多行动不便、独自生活的老人,因为成多娣的关怀逐渐缓解了苦闷和孤独。
  “年纪大了,我能做的都是小事,但只要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我都很乐意去做,能够帮助别人就是最大的快乐。”成多娣说。
  南方日报记者 黄少宏 见习记者 黄浩博
   
了解更多请登陆 并网柜 http://www.bidadk.com/bingwanggu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莞退休老人:用“后青春”演绎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