丷猪猪猪猪猪猪 发表于 2019-10-13 13:12:15

从“世界工厂”到“科技之城”:外国人眼中的东莞是什么样的?

十年前,来自美国格林决定离开西安到东莞发展。格林的父母得知此事,在电话里大喊:“你一定是疯了,为什么要到‘世界工厂’发展?”十年后,格林把父母从美国接到东莞。此时,格林的父母发出惊叹:“东莞,与他们想象中的城市样貌完全不一样。”目前, 格林在东莞任职外教老师已经有10年了。在他看来,东莞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里如花园般干净漂亮,虽然不如广深般繁华,但一直在迸发着无限的活力。“宜居宜业”是格林决定定居东莞的理由。十年的光景,有不少像格林一样的外国人,带着疑虑来到东莞,心甘情愿留在东莞,见证东莞的崛起发展。01、东莞塞车,世界缺货IBM的亚洲副总裁曾说过,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此话,正好印证了东莞“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全球,平均每5个人就有1人身着东莞产的毛衣;全球每10副眼镜就有一副是在东莞生产;全球平均每6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来自东莞;全球70%的鼠标、键盘、电容器产自东莞。自80年代,东莞开启了“三来一补”的外贸加工模式,便吸引了港台资本竞相涌入东莞。勤劳的东莞人紧紧抓住了这一波机会,踩上了城市发展的第一波浪潮之中。从1978年到2007年,东莞的GDP从6.11亿元增长至3151.91亿元,30年增长了近516倍,年均增速达18%。而外来人口,也从70.98万人激增至540.99万人,年均增长22.5%。前《华尔街日报》华裔女记者张彤禾(Leslie T.Chang)所著的《打工女孩》就曾这样描述,“东莞的工厂就是公交车站,就是纪念碑,就是地标,而城市里所有其他东西的存在都是为了工厂服务。”“世界工厂”既是美誉,也是一种负累。经济的腾飞让东莞在世界享有了名气。但是工厂也给了人不宜居住的印象。试问,有哪位外国人愿意离开故土,到一间大工厂居住呢?由于,东莞的城市基建没能跟上,再加上城市管理不到位致治安事件频发,这才造成了格林父母心目中的印象——工厂,脏乱差。“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2001年前后,东莞也开始变得尘土飞扬,处处都是施工的工地,修环线快速路、造商业综合体、盖洋房……昔日筚路蓝缕的东莞正在向宜居宜业的“新一线城市”进发。在2004年,东莞有了标志性的市中心广场;而在2006年,行政办事中心、会议大厦、展览馆、科技博物馆、图书馆、玉兰大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大批标志性建筑散布在市中心广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85.09%。《Here Dongguan》杂志的创始人Ziv Glikman曾在媒体采访中谈及,2002年,我来到东莞的时候,印象非常差。但也就在这几年,你能感受到东莞的飞速发展,全新的景象让人惊讶。02、“世界工厂”变身“科技之城”作为一名东莞粉,格林最爱的就是和学生分享见闻。东莞是外向型经济,遍布了不少外企,或和外企打交道的企业。格林以“英语老师”的身份走进这些企业培训,也见证了这些企业的蜕变。格林来到东莞的2009年,正逢金融危机的第二个年头,也是东莞经济进入低潮的时期。2009年一季度,东莞经济增速史无前例地跌为-2.3%。150万产业工人,1600家台企、2000家港企从东莞撤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东莞提出了“腾笼换鸟”的概念,从最初低端的加工服装、制鞋业逐步升级到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在这其中,松山湖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这正代表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2001年,东莞早有前瞻地建设第一个市级园区,从松山湖,大朗、大岭山、寮步之间划了规模近100平方公里的范围,成为最早“吃螃蟹”的经济园区。短短17年,松山湖已然跃升为全国排名第23位的高新科技园区,华为、华贝电子、普联、歌尔等龙头企业接连进驻。驾车驶入园区,景色迷人,一路花开烂漫,车水马龙,可见机器人产业基地、东莞理工学院、还有各类高新企业遍布,这里也孕育了易事特、漫步者等优质企业。现在的松山湖这一产业引擎还将扩容,联合周边六镇街,从规划、公共服务体系、土地开发、招商、交通、环境六方面走向融合。时至今日,东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之一,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区进入建设阶段,吸引了紫光集团、京东、顺丰、阿里巴巴等企业集聚。科技技术、交通区位、物流等优势逐步显现。过去,东莞人会告诉投资者:“来我们这里投资吧!”但如今,不少投资者将创业阵地主动搬迁至东莞,表示:“我要来这里发展,投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东莞市场主体突破115万户,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02宗,协议金额36.5亿美元。更值得欣喜的是,东莞不仅在引进企业,也在鼓励企业走出去。如今,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正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大环境,在海外设厂进行全球布局:东莞唯美集团在美国田纳西州建设陶瓷厂、vivo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印度德里建立工厂、东莞得利在瑞士创办钟表厂。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东莞今年的工业经济依然行情不错。1-7月,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民营企业挑起“大梁”,同比增长14.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7%,技改投资增长24.5%,在珠三角九市中,工业投资增速排名第一位。03、宜居宜业,东莞晋升“新一线城市”近年来,东莞晋身为“新一线城市”,这说明东莞的居住环境、城市舒适度、自然环境的舒适度受到了认可。被视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挖掘了更多自身的可能性。在格林看来,印象最深的还是东莞轨道交通的变化。2016年,东莞开通了第一条R2线地铁,缩短了市区与城镇之间的距离。高铁、东莞火车站与地铁相连,让他感觉与全国城市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前不久,我到常平的观音山游玩。”格林介绍,“我和女朋友一起坐莞惠城轨就可以了,真是太方便了。”在Ziv Glikman看来,“东莞的经济发展很快,几乎是从一个农业小镇一跃而成经济大市、制造业名城,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里生活着数量众多的外国人,大家几乎都被这座城市相较广深更为闲适的生活气息以及更加亲近的人际关系所吸引。”日常工作日下班后,身居东莞的外国人都能找到不少富有异国情调的酒吧喝上一杯。同时,商业体、美食餐厅等一应俱全。以东城区的新世界花园区域为例,这里就有不少外国餐厅、进口超市,供日常所需。同时,东莞的教育资源优质,要让外国人的孩子们可以留下来读书,享受好的教育。来自澳大利亚的Justin说道,“2007年,初到塘厦,我想在工作地周边想找个好点的西餐厅都不容易。现在12年过去了,东莞的发展速度很快,生活便利了。而且非常具有亲和力,就像一个温馨的社区。”他希望,东莞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了解更多请登陆 路灯控制箱 http://www.bidadk.com/ludengkongzhixia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世界工厂”到“科技之城”:外国人眼中的东莞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