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六大片区重构版图 统筹发展再度提速
近日,东莞市城乡规划局松山湖片区直属分局核发了分局第一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准了东莞生态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生态园中心消防站建设项目申请。
松山湖片区直属分局相当于市城乡规划局设置在松山湖片区的“业务窗口”,仅设2个内设机构,业务管辖范围为新出炉的六大片区中的松山湖片区,包括松山湖(生态园)、茶山镇、寮步镇、大朗镇、大岭山镇、石龙镇、石排镇一园六镇。
2017年3月底,东莞拉开了新一轮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工作大幕。在不改变现有园区、镇、街道行政架构和空间范围的前提下,将全市划分为六大片区,并谋划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集中优势资源,将其建设成为引领片区发展的“引爆点”。
通过园区和各镇(街道)的统筹发展,东莞力图在涉及经济发展的招商引资、规划融合、土地开发安排、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以及城市公共服务布局等重点领域,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核心是统筹,关键是联动,目的是发展。”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这样解读。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六大片区的出炉,加快园镇统筹,意味着东莞变“诸侯经济”的“单打独斗”乃至“内斗内耗”为“握紧拳头”,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其成功与否,也寄托着东莞实现转型升级和科学集约发展的期待。
新片区,大未来。通过调整优化片区划分,整合增强片区发展合力,东莞将突破“诸侯经济”壁垒,迈向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大未来。
●南方日报记者 郭文君 靳延明
A 从“组团”到“片区”
从一个香飘四季的农业县到驰名全球的“世界工厂”,东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最初的财富积累——全市32个镇街全部进入全国千强镇之列,发达镇街的GDP甚至超过一些省份的十强县。
但随着东莞镇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市直管镇这一扁平化的行政架构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等弊端在实践中开始暴露,其土地、能源、产业布局及城镇规划等瓶颈日益凸显。
如何破解“诸侯经济”壁垒,成为近年来东莞面对的重要课题。
2012年,东莞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水乡地区“十镇一港”统筹发展,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用经济区域的概念代替行政区隔,实现资源的统筹优化配置。
以水乡为起点,东莞以经济区理念统筹推动组团式发展,促进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2014年,正式确立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空间格局——中心组团定位为高品质城市中心、西北组团定位为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西南组团定位为滨海新城、东北组团定位为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东南组团定位为对接深圳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
这一次,在“一中心四组团”城市格局的基础上,东莞继续深化“统筹”战略,将全市划定为六大片区,并谋划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
对比两次划分,此前“一中心四组团”的中心区、西北组团、西南组团、东北组团、东南组团,分别对应六大片区中的城区片区、水乡新城片区、滨海片区、东部产业园园片区、东南临深片区,可以说,无论定位及功能,两方都有很高的对应度。区别在于,本次新设“松山湖片区”。
在观察人士看来,这一任命的背后,是东莞创新园区发展管理体制、加强园区与相邻镇街统筹力度、谱写园区统筹大文章的战略布局。
1 2 3 下一页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家 http://www.bidadk.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