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力推进 “二标四实”工作
“比如今天开发布会的地方,习惯称谓是:东莞市公安局技术综合楼810新闻发布室。使用标准地址则是:东莞市莞城街道兴塘社区东城南路3号2号楼810室。东莞现正建设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址库’,对全市道路、街巷名称按程序予以标准命名。”东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郭怀晋对“二标四实”工作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9日,在东莞市公安局,东莞市“二标四实”工作专班通报了近期的工作重点及动态。记者了解到,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东莞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全市开展“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此次分为三个阶段推进工作,其中7月至10月为集中采集阶段,将对涉及“四实”的历史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并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
提高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精细化
记者了解到,“二标四实”属于综合性工作的概念,“二标”指的是标准作业图、标准地址库,“四实”指的是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
为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东莞市委前期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新征程?新东莞”大调研活动,提出“以‘二标四实’为抓手,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和数据共享应用,为东莞社会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的工作思路。
东莞开展“二标四实”工作,被视为在经济上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聚焦基层治理”的发展思路,对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升东莞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2016年年底,市统计局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东莞常住人口数为826.1万,其中户籍人口210万人,流动人口616.1万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达到1:3,倒挂情况非常严重,在全国排在第二位。”郭怀晋表示,“二标四实”工作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精细化,只有通过“二标四实”工作,我们才能对实有人口的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才能更主动、精准地解决“事”,才能精准编制发展规划,精准支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在东莞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队副支队长赵寅看来,“二标四实”工作可以补齐城市运营管理的短板。通过统计2017年6月至今的实地梳理数据,在此之前,全市77%的道路名未经民政审批,35%的房屋没有门牌,就算有门牌,绝大多数也是未由公安编制的。此时开展“二标四实”工作,规范道路名和门楼牌,可以进一步补齐东莞城市运营管理的短板,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郭怀晋认为,“二标四实”工作与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是紧密关联的。必须通过“二标四实”工作,有效拆除各部门间数据烟囱,建立权威、可信、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建立健全基础信息常态化更新维护机制和共享应用机制,助推“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各部门正在使用的业务系统超过430个,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互不兼容,形成互不相连的“信息孤岛”,行政审批改革呈现零散化、碎片化的状态,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烦的问题依然突出。
全面铺开“二标四实”工作。
从东莞市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开展规范管理后,以试点的清溪、常平、企石为例,道路审批数分别增长了10倍、8倍和253倍,门牌编制数分别增长2.7倍、4倍和3倍。全市来说,目前道路的审批数从以往的1.3万增长到7.1万,增长了5.5倍,门楼牌从81.7万增长到148.5万,增长了1.8倍。这些数据反映了东莞早期的地名管理并不规范,也缺乏相应的管理依据及管理规则。
目前,东莞市政府已制定《东莞市深化“二标四实”工作总体方案》,将召开全市“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动员部署会,全面铺开“二标四实”工作。
东莞成立“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部门间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并下设工作专班,另外涉及到的39个市直部门和企业将相应成立“二标四实”工作专班,全市33个镇街(园区)将成立由各镇街(园区)政府“一把手”挂帅的部门间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记者了解到,“二标四实”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推进:准备阶段为即日起至6月,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址库、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作业图、建立全市“四实”资源库。
集中采集阶段受到广泛的关注,这关乎到工作执行的环节。今年7至10月,全市将对“四实”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清洗、整合。其中,实有人口、实有单位信息采集由市智网办、市公安局负责统筹组织,各镇街(园区)负责具体落实入户开展实有人口和实有单位信息采集;实有设施采集由市直各部门负责统筹组织,各镇街(园区)负责具体落实采集、标注实有设施信息。
长效机制运行阶段定在今年11月至12月,全市将在完成建设、录入、整理任务的基础上,建立运行常态化更新维护机制。届时,标准地址库、标准作业图、实有人口信息、实有房屋信息、实有单位信息、实有设施信息的维护更新均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管理。
原有证照可继续正常使用
随着“二标四实”工作的推进,全市道路、街巷名称进行标准命名,那么已办理的各类证照(主要集中在不动产权证、各类许可证等证照)要相应变更地址,应该如何办?找谁办?要不要花钱?
“证照地址变更的问题,目前为广大市民最关心、最顾虑的。”郭怀晋说,全市约30%的道路名称需变更,约43%的门楼牌需重新编制。市公安局与房管、工商等部门多次沟通协调后,进行了明确:原有证照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如果要换证,市民可以直接到核发证照部门申请换证,由部门后台核对标准地址信息后办理;变更证照地址不收取任何费用。
7月至10月期间,东莞将集中发起一次“入户走访”工作,全面采集、核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信息,逐楼、逐房、逐户、逐人登记,对于未能入户的,将采取电话预约、贴条留言相结合的方法,预约时间,入户采集。
“广大市民准备好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居民身份证、租房合同等证件、资料,如实、详细地提供相关信息,并确认签字。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公安机关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法律追究。”赵寅说。
信息保密的问题受关注度很高。郭怀晋透露,从采集、到存储、到运用,都有严格的规定,统一使用移动APP采集方式,在移动端不保留采集信息的内容,所有信息传输都是采用专门链路,直接储存在政务网和公安网。对于违法泄露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依法从严查处。
记者了解到,全市门楼牌正式编制工作将在6月30日前完成,正式门楼牌安装工作将在10月31日前完成。届时,门楼牌信息将免费提供给社会共享应用。同时,门楼牌制作、安装由政府全额保障,不收取群众任何费用。
关键词:“二标四实”
■“二标”
是指“标准作业图”“标准地址库”。“标准地址”即对房屋建筑导向清晰且唯一的规范表述,由民政部门依法确定的标准地名和公安机关依法确定的标准门楼牌组合生成。
建设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址库”,就是对全市道路、街巷名称不规范的(包括无名、重名、一路多名、不标准)全面排查清理,按程序予以标准命名。
“标准作业图”是指以国土部门“大地2000”天地图为底图,叠加民政部门行政区划和地名信息,叠加公安机关门楼牌信息,叠加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信息,为政府部门和供水、供电、供气等企事业单位提供统一的“标准作业图”,实现“一张图”作业。
■“四实”
是指“四实”指的是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实有人口”包括本市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境外人员;“实有房屋”包括合法建筑物和存量建筑物(2018年3月前称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物);“实有单位”包括机关、市场主体、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实有设施”主要是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管理领域的各类设施,包括公共安全设施(如视频监控、消火栓、治安岗亭、门卫室、防冲撞、防空洞等)、道路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路牌、公交站、地铁通风口、桥梁涵洞、天桥等)、市政公用设施(如邮筒、井盖、路灯、垃圾箱(站)、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如宣传栏、广播电视设施、广场、公园、体育场馆等)、房屋配套设施(如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电梯、内部停车场等)、其它服务设施(如TM机、广告牌、报刊亭、菜市场等)。
【记者】何建文
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箱 http://www.bidadk.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