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dihao 发表于 2019-10-13 22:10:54

这,就是位于重要联结点的省级电网


          省公司名片?%26#160;名称: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26#160;办公地点:重庆?%26#160;最高负荷:2138万千瓦?%26#160;最高年售电量:822.45亿千瓦时?%26#160;最早有电时间:1906年11月,重庆市渝中区?%26#160;所有县区有电时间:1936年成长历程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直辖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是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城重庆,是一座站立着的城市。(胡晓平 摄)国网重庆电力随山城共同发展、同频共振,经营区域覆盖全市38个区县、服务人口约3000万人,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动力。011952年形成35千伏为主体的全市统一电网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国民政府逃跑前下令炸毁重庆两个公用电厂和5个兵工厂的自备电厂,总计炸毁机组2.1016万千瓦,占全市装机容量的49.2%。▼被炸毁的桃花溪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面对国民政府留下的“烂摊子”,重庆电力职工日夜抢修,于1952年8月将被破坏的两个电厂全部恢复。▼重庆电厂工人创造了26个月建设安装6台1.2万千瓦机组的高速度和新纪录。1952年,第一条南岸大佛寺至江北的35千伏过江线开始建设。随着第一座35千伏南岸弹子石变电站和大溪沟至弹子石线路的建成,西南地区第一个35千伏电网在重庆诞生了。1953年起,新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国家在重庆安排了重庆电厂和龙溪河梯级开发(长寿发电厂)两个全国重点能源工程。▼重庆电厂一期工程时,前苏联电力专家与重庆电厂技术人员的合影。1954年4月20日,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贺龙同志亲自为重庆电厂第一台机组发电剪彩。▼贺龙同志亲自为重庆电厂第一台机组发电剪彩。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先后视察长寿发电厂。1958年3月5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后题词:“为综合利用四川水利资源树立榜样,为全面发展四川经济开辟道路。”▼周恩来总理在长寿狮子滩水电站与工人们亲切交谈。1957年9月,盘溪至北碚35千伏线路建成,标志着重庆形成了以35千伏为主体的统一电网。1956年12月,长寿狮子滩电站至市区盘溪变电站的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运,成为西南地区第一条110千伏线路。21972年服务“三线建设”建成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重庆是1965年开始的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大批沿海军工和民用企业迁往重庆。为保证“三线建设”需要,贯彻“山、散、洞”的方针,1972年1月,原水利电力部重点抢建项目的220千伏凉亭变电站和豆渝(四川豆坝至重庆凉亭)线工程开始建设。豆渝线是重庆地区第一条220千伏线路,全长238.9公里,85天建成。1972年5月1日,重庆地区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凉亭变电站投运,容量24万千伏安。该变电站仅用3个月时间建成,创造了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工期最短的纪录,实现了重庆电网与四川电网的联网。▼凉亭变电站31987年建成220千伏内环网1978年,第二条川渝联络线220千伏自贡向家岭至綦江线路投运,重庆第三座220千伏变电站朱家坝变电站建成。1979年,220千伏长寿朱家坝至南充代市至华蓥山线路投运。1982年2月,220千伏贵州遵义至綦江线路建成,220千伏綦江变电站投运,实现渝黔联网。20世纪80年代初,以主城区为中心的220千伏环网建设也拉开大幕。1987年10月,随着重庆电厂扩建配套送出的220千伏工程和双山变电站升压改造完成,重庆电网220千伏变电站达到7座,形成了以220千伏为骨干网架的内环网。▼1999年9月29日,第一座采用全密封GIS组合电器的220千伏大溪沟变电站建成。2001年5月,二滩送出工程220千伏鸡冠石变电站竣工。加上珞璜电厂二期配套送出工程全部建成,重庆电网220千伏变电站达到25座,220千伏电网结构第三次大调整,形成220千伏双环网。42002年构建西电东送大通道从1997年开始,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为确保二滩电力东送和三峡电力外送,推进全国联网,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展开。1997年12月31日,重庆电网第一条全长167公里的500千伏长万(长寿至万州)线全线贯通。1999年11月26日,重庆电网以220千伏电压向500千伏长万线(降压运行)送电,结束了万州地区没有220千伏电压等级的历史。2001年12月28日,随着三峡输变电工程500千伏万县变电站投运,重庆电网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容量300万千伏安)和三条500千伏线路(陈长Ⅰ、Ⅱ线,长万线)全部投运,重庆电网500千伏骨干网架形成,构筑了川电东送大通道,具备与全国联网条件。2002年5月25日,国家西电东送和二滩电站外送的唯一通道——500千伏万龙(重庆万县至湖北龙泉)线正式与华中电网联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西电东送。▼500千伏长寿变电站52007年建成500千伏“日”字型环网从2005年起,一场建设500千伏“高速公路”的大会战正式打响。2005年9月30日,重庆市电力公司建设的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石坪变电站竣工。直辖十年间,重庆电网共建成500千伏变电站9座,线路2240千米。其中,重庆电网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规划6年的建设任务,实现了骨干网架由220千伏到500千伏的升级转型,刷新了全国600万千瓦用电负荷水平上实现环网供电的纪录。2007年11月,随着500千伏隆盛变电站竣工投运,重庆500千伏“日”字型环网提前三年建成,三个电磁环网成功解环,累计提高输送能力215.3万千瓦。%26#160;▼重庆首条跨越长江的500千伏线路——巴南至石坪线。62010年迈入建设坚强智能化电网新时代从2010年到2015年,重庆电网先后投运了首座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智能变电站,标志着它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上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7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首个利用变电站站内空间建设的多站融合项目——重庆江北110千伏沙沟变电站多站融合项目正式开通进入运营阶段。该站是国家电网公司首个实现云边协同、联网运营的多站融合项目,是在传统变电站基础上,融合数据中心站、5G基站、北斗基站、储能站、分布式清洁能源站等功能,形成数据流、业务流、能源流“三流合一”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场景,为重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重庆江北110千伏沙沟变电站多站融合项目投运现场。国网重庆电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渝中、九龙坡区等核心区域城市配电网示范区,建成国内先进的省级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全面提升了调度自动化技术支持水平。除此之外,还建成了两江新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智能电网输配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电网经过70年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500千伏网络为骨干结构的省级电网,以220千伏网络为支撑的地区电网。电网呈“两横三纵”结构,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增强,已形成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支撑重庆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的强大动力。名称变迁1950年8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重庆区电业管理局成立,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重庆市电力工业的省级电力管理机构。%26#160;%26#160;1951年5月14日,西南工业部电业管理局(西南电管局)在重庆成立,重庆区电业管理局改名为重庆电业局,由西南电管局领导。1983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庆“计划单列”,同年,重庆电业局更名为川东电业局,负责管辖川东地区供电企业及发电厂。1987年9月,川东电业局与重庆供电局合并组建重庆电业局。1997年,重庆直辖,重庆市电业局(重庆市电力公司)挂牌成立。2001年4月28日,撤销重庆市电力工业局,重庆市电力公司按公司化改组的要求调整机构,按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企业经营和公司化运作,顺利完成政企分开改革。2013年,更名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成长故事英勇的护厂斗争1949年11月29日,国民政府败逃前夕,指令大批军警特务携带炸药,疯狂破坏重庆各公用电厂和兵工厂的自备电厂。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重庆电力工人参加了“人在厂在,人亡厂亡”的护厂斗争。在护厂斗争中,鹅公岩电厂卢树清、彭子清等7名工人,21、29兵工厂自备电厂的简国治、刘家彝等18名职工为保护电厂而英勇牺牲。在护厂斗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25名电力工人,被歌乐山烈士墓展览陈列大厅的英名录记载为殉难烈士。▼护厂斗争后,完好无损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火电厂——大溪沟电厂。▼没有被破坏的鹅公岩洞内发电厂4500千瓦发电机组。重庆带电作业开拓者%26#160;%26#160;20世纪50年代,带电作业在重庆还是一片空白。1958年4月,重庆电业局员工刘超群与4名同事一道奔赴鞍山学习带电作业。半个月时间共掌握了35千伏到66千伏线路的200余种带电作业工具的操作方法。返回重庆后,重庆电业局决定成立由刘超群任组长的带电作业组。自此,重庆成功开展了110千伏的高压线带电作业,这也是西南地区首次成功开展的带电作业。仅当年8月到12月,刘超群与作业组成员一起开展带电作业就超过40次,为客户多供电40多万千瓦时,受到上级的肯定和同行称赞。▼1961年,刘超群在110千伏油开关上紧固绝缘子。由于组织开展带电作业成绩显著,1959年11月20日,刘超群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之后多次进京参加国庆典礼。1965年,他作为劳模代表在北京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5年,刘超群作为全国劳模受邀参加国庆观礼,并与国家领导人合影(五排右一为刘超群)。重庆电网实现独立调度重庆成为直辖市前,重庆电网是四川电网的一部分,重庆的调度机构是地区调度。1997年7月,重庆市电力工业局(重庆市电力公司)成立,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1998年1月1日零时实现独立调度。独立调度,任务艰巨。原有的调度机构对220千伏电网的独立运作没有经验,作为省级调度机构所需的许多条件都不具备。重庆市电力公司加快通信、硬件等硬件建设,技术人员、值班调度员刻苦学习,初步掌握了独立调度管理本电网的技能,顺利通过了国调的考试。1998年1月1日零时,重庆电网正式实现独立调度,新组建的重庆电力调度机构以全新的面貌,跻身于全国网省级调度的行列。▼1998年1月1日零时,重庆电网实现独立调度现场。泛在电力物联网亮点喜人2019年,国网重庆电力吹响全面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号角,编制完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总方案和11个子方案,有序推进82项任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成果在2019重庆智博会展示,受到广泛好评。未来电网,智能“自愈”。国网重庆电力成功研制一种基于“实时采样、实时交换、实时判别、实时控制”的电网自愈系统。该系统的使用,惠及10万余客户,将停电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5秒钟;能保障可靠供电,每次可减少客户停产损失约400余万元。故障快速隔离,配网5G保护。国网重庆电力基于5G通信技术,开发出多功能智能配网保护装置,实现重庆地区山地及密集高层建筑环境下配网故障快速隔离和电力设备的互联互通。在现有的5G模拟通信网络下开展测试,在端到端网络延时低于0.05秒的条件下,可以实现0.1秒内切除故障,缩小停电范围。▼多站融合变电站、配网5G保护演示模型。引领绿色出行,构建电动汽车生态圈。国网重庆电力整合车辆及充电设施企业,融合大数据、移动互联、混合通信等技术,联合“车联网”团队,打造电动汽车公共出行平台“渝e行”及政府新能源车桩监测平台。“渝e行”累计入驻12家车桩运营商,运营1743个分时租赁点,8428辆分时租赁电动汽车,6150个公共充电桩。新能源车桩监测平台接入电动汽车38492辆,充电桩14693个。该项目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3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7项,发布国际标准1项。▼2019年智博会“渝e行”展示区。▼充电站为市民低碳出行带来便利。来源:电网头条感谢:国网重庆电力撰稿:李铮 石薇薇%26#160;%26#160;图片:胡晓平等责编:吴黎
了解更多请登陆 抽屉式配电柜 http://www.bidadk.com/choutishipeidiangu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就是位于重要联结点的省级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