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靓”高原织锦绣——电力视角看鄂尔多斯 70 年巨变
时光,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一组组跃动的数字,在70年的浩荡长空中,标注出鄂尔多斯电力发展巨变的历史坐标。1954年,东胜县城第一次被电灯照亮,这束光点亮了鄂尔多斯电力的燎原之势;1998年,随着安边至城川35千伏输电线路切改成功,鄂尔多斯彻底终结省外供电历史,激扬出鄂电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2013年,用执着与坚守彻底实现了户户通电,“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彰显出鄂电人“人民电业为人民”初心如磐、实干担当;至2018年年底,鄂尔多斯地区建成500千伏变电站5座,220千伏变电站55座,110千伏变电站178座,经天纬地的电力管网造血通脉,镌刻出鄂电人砥砺前行的无上荣光……时光无言,历史记忆鲜活如昨;岁月不居,辉煌成就永印人心。砥砺奋进,筑梦前行。壮丽70年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用上电”到“用好电”,鄂尔多斯电业局一直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而不懈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星星之光”开启追梦行程“点灯靠油、通讯靠吼、出行靠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是鄂尔多斯广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落后面貌的真实写照。1954年7月1日 东胜柴油机发电站建成投产翻开鄂尔多斯电力70年发展的奋斗史,一个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开拓场景跃然眼前。1954年,东胜县城第一次被电灯照亮,城里的百姓惊喜不已。从此,这束光点亮了鄂尔多斯电力的燎原之势。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伊克昭盟各旗区政府所在地先后建起柴油机发电厂,电能以低压直供的方式接入城区百姓家中,也燃起了偏远农牧区人民的迫切用电渴望。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根据当地生产生活需要伊克昭盟先后从宁夏、陕西、山西、呼包电网就近引入电源,逐步形成各旗区分片切割的电网供电局面。“外省供电虽然表面解决了通电难题,但在那个时代,全国范围内普遍缺电,外省限电首先考虑限我们的电,再加上从外省远距离输电,线路损耗大电价成本高,电压还不稳,受制于人,被卡脖子的滋味真是憋屈。”回忆那段历史,原伊克昭电业局副局长王润岐记忆犹新。“等长电、盼长电,长电来了常没电。”一句民间顺口溜也成了鄂电人奋进的强大动力,斩钉截铁地立下进军誓言:“建自己的电网,让老百姓用上充足可靠电能!”终结外省供电,必须尽快与呼包大电网(蒙西电网前身)联网。1984年,鄂电人以“拓荒者”的勇气,在东胜率先开建110千伏东郊变电站,自己勘测线路、照图施工、安装调试,摸索前行中干了2年,达东输变电工程在1986年竣工投运,首次将呼包电网引入伊克昭大地。同年,伊克昭盟电力工业局上划内蒙古电管局,一条从包头—树林召—东胜—伊金霍洛旗的300余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将沿线新建的5座110千伏变电站“糖葫芦”式的串起来,看着沿线老百姓的生活因为通电而日益便捷优越,鄂电铁军的建设热情随之日益高涨。在8.7万平方公里高原大地,鄂电铁军开工进发的号角相闻,鄂尔多斯电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星罗棋布的变电站像撒下的闪亮星辰,铁塔银线犹如强劲血脉,勾勒出四通八达、安全可靠、功能完备的坚强电网。1998年,在鄂尔多斯电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年年底,随着安边至城川35千伏输电线路切改成功,鄂尔多斯彻底终结省外供电历史,全部接入蒙西电网。到上个世纪末,鄂尔多斯已有两座大型发电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220千伏为主干、110千伏辐射供电的输变电网络,500千伏输电线路也已在高原上出现。高电压、大电网初具规模,为鄂尔多斯新世纪建设发展新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先行之光”插上腾飞引擎进入新世纪,撤盟设市、国家能源战略西移、西部大开发……一系列重大机遇给鄂尔多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批的工业企业纷至沓来。按照“产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原则,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了棋盘井、大路、蒙西、苏里格等一批工业园区,撑起“大工业、大项目、大集群、大循环”产业发展新格局。1991年,在首届职工生产运动会上进行架设横担比赛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园区规划在哪儿,电就先期通到哪儿,成了那个时期鄂电人新的奋斗目标。2001年,鄂尔多斯电业局接到任务,半年内建成棋盘井220千伏变电站,为正在建设的棋盘井工业园区提供保障。常规一年半工期压缩到半年,鄂电人没有退缩,昼夜不停连着干,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了投产送电,也在内蒙古电网建设史上创造了最快纪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大批电网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迅速在全市各地拔地而起。到2004年,鄂尔多斯电业局当年建成投产的输变电工程总量超过了建国55年来全市电力主网工程总和,并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现了每个旗(县)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目标。2007年底,鄂尔多斯电业局完成售电量120亿千瓦时,历史性突破100亿千瓦时,相比2000年底的6.64亿千瓦时,7年增长18.2倍,创造了地级市电力发展的奇迹,鄂尔多斯电业局也跨入了国家特大型供电企业行列。售电量的跨越式增长,折射出了鄂尔多斯能源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一煤独大”的鄂尔多斯,开始向能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方向转变。中国第一条煤液化生产线启动、一批煤化工产业项目相继上马、国内500强企业纷纷落户的势头趋旺,以及城市中心区面积延伸拓展、鄂尔多斯机场投入运行……无数的发展“新秀”成为鄂尔多斯电业局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服务对象。继续保持着蒙西电网建设领先的规模和速度,到2016年年底,鄂尔多斯地区建成500千伏变电站4座,220千伏变电站由2000年的2座增加到43座,110千伏变电站由14座增加到156座,售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大关。遍地开花的主、配网建设,织成四通八达、坚不可破的能源补给网,为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使命之光”书写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鄂尔多斯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作为推动鄂尔多斯绿色发展的先行军和助推器,鄂尔多斯电业局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蓄力贡献光和热。——清洁电能绘就城市绿色发展底色达拉特光伏领跑示范基地航拍全景图高空俯瞰绵延起伏的库布其沙漠,一匹由光伏发电板拼成的骏马图,给金黄的沙海披上了深蓝色战袍。这幅获得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大光伏板“骏马”图形电站,属于在达拉特旗建设的自治区首个、全国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示范基地,总规模200万千瓦,占地10万亩,预计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实现年产值15亿元,同时可有效防治沙20万亩,年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粉尘70万吨。2018年12月10日,基地一期50万千瓦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用之不竭的太阳光转化成清洁电能,通过220千伏万成功变电站汇集输送进了蒙西电网。回首项目建设期,鄂尔多斯电业局仅用4个半月即完成了能源汇集送出通道建设,助力基地在全国实现首家光伏全容量并网发电,并获得了国家能源局再建50万千瓦建设项目激励。从2011年,鄂尔多斯首次接入新能源发电项目,至今8年时间,清洁能源发电容量已达1950.4兆瓦,占全市发电总容量12.28%,为鄂尔多斯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5月23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签订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电供热等电能替代领域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作为该协议的前期促成方和协议具体执行者,鄂尔多斯电业局主动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电网接入和供电服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电网和城市绿色发展。——坚强电网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带电作业避免停电东胜容备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为云计算产业园区发展打通“电力命脉”;甘迪尔50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乌审旗地区负荷接带能力由390兆瓦跃至670兆瓦;蒙华铁电气化铁路(内蒙古段)供电工程竣工,为国家“北煤南运”战略通道建成通车提前做好电力供应准备……为紧密契合鄂尔多斯市“十三五”规划,鄂尔多斯电业局 “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43亿元,加速进行电网建设。届时,鄂尔多斯电网将拥有500千伏变电站9座,220千伏变电站34座,110千伏变电站121座,形成完整的“两横两纵”500千伏主干网架结构,220千伏、110千伏分层环网辐射供电网络。全面构建起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安全可靠、智能化水平高、输配能力强的坚强电网,充分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电力客户和城乡各族人民群众用电需求。——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服务调度指挥中心“自从通电以后,我们家通了自来水,烧水、做饭、喂羊,都省时省力。家里还用上了电暖气,冬天也很温暖。现在自己制作酸奶、奶皮和奶酪,为附近牧家乐供应奶制品,日子比以前要充实富裕多了。”敖楞不拉嘎查牧民都布信对现在的生活很是知足。敖楞不拉嘎查位于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偏僻一隅,今天的新生活是他过去不敢想象的。至2013年,鄂尔多斯电业局将“消灭无电户”诺言进行到底,牧野乡村、沙漠腹地、山川沟壑全部实现了乡乡通电、村村通电、户户通电目标。截至目前,鄂尔多斯电业局所辖8个旗区,共计578个行政村、3647个自然村全部实现动力电全覆盖。生活用电有保障,小康路上跑起来。金秋时节,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田,让达拉特旗福茂村村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而这,得益于2017年的实施“机井通电”工程,持续补齐农田灌溉这块“短板”。截至目前,累计投资5.7012亿元,通电机井13452眼,87.7641万亩农田浇水得到保障。2006年,在外工作10余年的达赖巴雅尔听到家乡通电的消息,回家创业。现如今,身任乌审旗陶尔庙嘎查长的他带领村民成立了“五畜文化”专业合作社。成员覆盖全嘎查牧户,业务范围涉及到周边苏木嘎查的1000多户人家。合作社以高于市场1元价的标准收购贫困户的牲畜和奶产品,高于市场20元劳务费标准雇佣贫困户来合作社务工。一个个可喜变化的背后,是鄂尔多斯电业局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的坚强电力后盾。2018年该局投资876万元,初步解决了所有嘎查农牧民的生产用电需求;2019年,又投资1998万元进行农网升级改造建设,将集中改善当地农牧民用电质量低、农田种植加工动力电不足问题。智能机器人巡检贫困群众创业在哪里,供电线路就延伸到哪里;易地扶贫搬迁,家没搬过去电已通进来;机井灌溉,动力电直接通到机井口;引进新能源项目,主动上门报装并网全无忧;农村与城市无差别,智能表计轻松实现网上电费充值……康巴什城市夜景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征程中,鄂尔多斯电业局立足行业优势,精准发力用真心真情“照亮”着群众的脱贫路、小康路、幸福路。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70年的辉煌,靠奋斗得来。新时代的目标,靠奋斗实现。用心编织起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供电网络,温暖守望着高原大地奋力前行的每一步,鄂尔多斯电力正迎着曙光向新时代坚定迈进!来源:鄂尔多斯日报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peidianxiang/
页:
[1]